【云南麗江的民族特色】 |
|
麗江地區基本都是納西族人在那里生活。后來發展成為一個旅游城市,各地的商人,游客才在麗江開始生活
納西族:納西族主要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火把節、“正月農具會”(棒棒會)、“三月龍王廟會”、“七月騾馬會”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均與當地漢族大致相同,三朵節是最大的傳統節日。看過印象麗江的朋友也應該知道,他們是十分信奉三朵神的。
春節年俗 1,打瓦納西努 麗江的過年其實是從臘月開始的。納西語中有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打瓦納西努”。 意思是臘月開始,納西人就了瘋了。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這個瘋是因為采買年貨,納西人如同瘋了一樣。 從前,一進入臘月,整個農貿市場就分外地熱鬧起來。人們如同潮水一般涌動在市場中,似乎一切都是免費的。現在瘋得比原來推遲了不少,只是,一過臘月二十,那種瘋的場面總是會出現的。似乎全國臨除夕都是會瘋狂購物的。 2,刷佯撐 納西族在春節快到的時候,差不多還有五六天就是丁光二十四。然后就會到山上砍來一種長青的樹,白蠟樹。然后全家大小都打掃,而白蠟樹一般刷迷煙和蜘蛛網一類的。其形式主要表達,刷去不好的,刷去晦氣,打掃好衛生,除舊迎新,迎接春節。 3,春聯 從前納西族的春聯都是用東巴文所寫。 到了除夕這天,剛吃過午飯,每家每戶的男人們就開始忙著清洗大門,刮去舊聯,換上新的春聯。婦女們當然在做年飯嘛。 年飯過后,慢慢地走,麗江古城里,欣賞剛帖好的春聯,那是很有風雅的味道了。雖然現而今的春聯絕大多數充滿了銅臭味,但偶爾遇到一付好的,就更是難得了。 納西人秉承漢族文化傳統,對春聯極為重視,以前是自己不會寫的也一定要請個他們認為不錯的書法家書寫一副,以表喜慶。 4,水飯 在納西族中,不論過節,還是家里做了好吃的,都會在大門口順墻角潑水飯。水飯主要去各種菜的丁點,作為意思,然后摻進茶,水,酒等食品,節氣點香,順墻而潑。以表達對祖先的尊重和一家人的表現。 5,年飯 年飯開始前,必須的是在擺滿菜擺完所有的菜后,在桌的上位擺上幾碗飯,一般三碗,或者按離去的至親人數擺,飯要盛很滿。然后全家一次向那個方向磕頭,以表示對祖先的的尊敬和對逝去的人的懷念和一家團團圓圓的意思。對于納西族的年飯,在除夕起床后,老人就會告誡小孩,這天里不能玩或摸鐵的器物或者竹子,因為摸了鐵或竹子的話,會在吃年飯的時候,會把肚子吃撐吃得很鐵實(玩鐵器物)或者空空的什么都沒吃到(摸玩竹子)。年飯于對每個納西人都顯得那么重要,重要到只能在自己家吃,嫁出去的女兒都不能回娘家去吃的。年飯一般都會有豬頭肉、公雞(必須是騸了的)肉。納西話叫“布古挨排施”。這兩年生活透著好了,吃什么都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家人團圓的氣氛。 年飯吃了,就開始洗腳,取“來年事事都趕趟”之意。看來我們的先民以前并不是每天都洗腳的,才會有除夕晚上必須洗腳的習俗吧:)。 洗完腳,就該給家里小孩子們發壓歲錢了。這幾年行情看漲啊。朋友、其他的親戚在春節中候補就是了。 在我兒時的印象中,那碗油汪汪的豬頭肉下面泡著油豆豉,真是天下美味啊。 6,初一 初一,也就是過了除夕,初一00:00開始,就要到溝邊塘邊或者水源處,放鞭炮,挑一擔新的一年最新的水,新氣象,健健康康。然后早早起來,把大門完全打開,代表新的一年財源滾滾。而初一代表新的開始,代表今年要所發生的,所以男女老少在初一就不做什么活快快樂樂高高興興的,象征這一年就快快樂樂,高高興興,和和美美的。 7,掃墓 納西族十分注重禮節,也十分尊敬祖先。掃墓一般是書面說法,而土語就是上墳拜年。納西的拜年就是拜年長的,輩數大的,無論遠近。但首先要拜的是祖先,是習俗,也是尊敬。所以一般初二屬性不相克(納西屬虎不上墳),就初二上,屬性相克就提前初一上。納西人春節有掃墓的習俗。每個家族的墓地一般都是山清水秀的地方。所以如果有機會和納西朋友上墳,就當成游玩好了。其實本來也是這樣,納西人掃墓根本找不到悲傷的氣氛的。 一般是初一或者初二去上山的。 9,春客 其實春客對納西來說是還禮,因為在納西族里一樣有拜年,而拜年就是提著一些土產品(現代很少)去比族里較親的輩數大的族人家里拜年。而輩數大的就不用去回拜,然后就以春客形式請回輩數小的。納西人家有春節期間互相請客的習慣,特別是家庭中如果有新婚——去年春節后結婚的都算——夫婦,那就更是必須請的。如果家庭夠大,這對新婚夫婦可就吃苦了,可能春節中一天就要趕好多個飯局。還必須帶上米、糖什么的禮品。順便被請的陪客就多了,如果家族夠大,請一對新婚夫婦,陪客可能多到三五桌。另外被請的重要的對象是在外地工作的族里人。請他可能得排隊,你家初一,我家初二的往下排,只排到人家必須離開的那天。幸好現在春節放假都夠長的。 10,放鞭炮 這跟漢族文化一致 11,正月十五棒棒會 春節到正月十五才算真正收官。除了象其他地方一樣吃元宵外,納西族有這天還有一個重要的節日叫“棒棒節”,本來是買賣農俱、果樹的,這幾年這些東西依然在買賣,但主角基本變成了花卉,特別是蘭花。市場基本都在鎮東路上,近一公里的長度,人聲鼎沸。愛湊熱鬧者可以如魚得水了。很有意思的節日。 12,聚眾演出 春節的時候,四方街將會搭起一個高臺,有各種表演。 晚上,在包括四方街的很多有小廣場的地方,或者賓館酒店前都會有民族打跳,這些是游客可以參與的,因為舞步極其簡單,一學就會了,學不會也沒什么,亂跳就是,玩的就是這個氣氛,免費的哦。 13,東巴祭天儀式 這是納西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動,納西人被稱為“祭天的民族”。現在這種宗教儀式已經不怎么搞了,偏遠的納西族地區可能還在進行。 海坡會 在云南永寧納西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個神秘美麗的瀘沽湖,在湖的兩岸,俯臥著一個雄奇的山峰――獅子峰。獅子峰是納西神話傳說中的一位女神,名叫“干木”。她絕美的容貌,致使各地的男神都為之傾倒。不過她和永寧納西人一樣,沒有固定的丈夫,過著男不娶,女不嫁的自由偶居生活。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眾山神都要到永寧與干木女神聚會娛樂,接受祝福。后來,納西人在農歷七月二十五日這天,都要歡聚瀘沽湖圈,參加一年一度的海坡會,人們載歌載舞,盡情娛樂,一是為女神助威,二是用隆重的儀式祭祀女神,祈示她保佑人們平安,五谷豐登,畜牧興旺。男女青年也趁此良機,互結“阿注”。 三朵節 三朵節是云南麗江一帶納西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十月初八舉行。相傳,遠古時代,納西先祖三朵曾在這里降服了妖魔,從那以后,每年農歷十月初八日,人們匯集到三朵廟里祭拜保護神三朵。祭品有整豬、全羊、雞、魚等。 節日期間,納西族男女老少踏著游春賞花,小伙子騎上駿馬,進行撥旗、拾銀圓賽馬活動,勝者,倍受姑娘們的青睞。晚飯后,人們圍坐在篝火旁,能歌善舞的納西姑娘跳起歡快的“阿哩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