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昆明市區的螺峰山下,云南大學正門對面。雖然面積不算太大,但卻很有特色。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個湖灣,后來因水位下降而成為一汪清湖。
自明朝起的歷任云南行政官員都曾在這里修亭建樓。由于垂柳和碧水構成其主要特色的緣故,本世紀初正式定名為翠湖。它以“翠堤春曉”而聞名四方。人們稱之為“鑲嵌在昆明城里的一顆綠寶石”。
園內,縱貫南北的阮堤(1834年云貴總督阮元撥款所筑),直通東西的唐堤(1919年由時任孫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國聯軍總司令的唐繼堯撥款所筑),將翠湖分成五片景區;湖心島景區以湖心亭和觀魚樓等清代建筑為主;東南面是水月軒和金魚島;東北面是竹林島和九龍池;南邊是葫蘆島和九曲橋;西邊是海心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自1985年起,每年冬季都有大量海鷗從西伯利亞飛到昆明過冬,其中就有一部分在翠湖棲息。每當這時,逛翠湖賞海鷗便會成為昆明人以及許多外地游客的一大樂趣。這也充分說明了昆明的四季如春。 距翠湖很近的螺峰山上就是昆明圓通動物園,圓通寺也在附近,有興趣的游客可以從這里步行前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