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沖是中國著名的地熱風景區,全區目前發現有64各地熱活動區,溫泉群達80余處,最高水溫達96.3℃。其中熱力最猛、外部顯示也最為奇妙的便是鑲嵌在城西約20公里的騰沖熱海。這里青山環抱,一水喧騰,在北起硫磺塘,南接松山箐,東到忠孝寺,西連芭蕉園,面積約9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各種地熱景觀類型豐富。目前開發了大小滾鍋、哈麻嘴、美女池、獅子頭、珍珠泉、鼓鳴泉、懷胎井、仙人澡堂及澡堂河瀑布等十余個景點。
這些溫泉、汽泉,按化學萬分來分,又可分為碳酸泉、硫磺泉、硫酸泉等。在碳酸和硫磺泉區,草木茂盛,一片青綠;而硫酸泉區,一片長約80米,寬約40米地地面內,熱氣騰騰,到處是嘶嘶的響聲,地表砂石裸露,寸草不生,人們不敢涉足,成為天然“禁區”。
在這些地溫泉群中,聲威最壯的當推“打滾鍋”。這是以泓經過了人工巧妙“包裝”暗含八卦玄理的八角型沸泉,池廣約10平方米,深約1.5米,水溫最高可達98℃。池底處處噴水冒花,中有一巨型泉眼,涌水如柱,越出水面尺許后悠然滑落,形成碩大水花,時開時榭,煞是好看,由于水溫其高,夕時常有附近村民及游客將其當廚房里的“鍋灶”用,或宰雞、或殺豬,就地取沸水,十分便當。 大自然是最富創造力的。正如在沙漠之中留下新疆這粒水靈靈的綠葡萄一樣,它也在綿雨不斷的濕地騰沖灑下了無可計數的地熱奇觀,碧湯撩人的溫泉,傾吐熱忱的沸泉,噴云吐霧的噴氣泉……形形色色,不勝枚舉。其中最為奇妙的當推嵌于澡塘河谷的“熱海奇觀”,這里青山環抱,一水喧騰,9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數十處熱泉沸沸涌涌,不絕于時,蒸騰于河谷間的熱汽一如350年前徐霞客所見一般彌漫縹緲、聲勢雄壯的“大滾鍋”,晶瑩遍地的“珍珠泉”,惟妙惟肖的“蛤蟆”,翠光溫潤的“美女池”……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更有那玄色火山巖穿鑿而成的文光亭,凝結了騰越百姓對起義領導人張文光的無限思懷,于是便有人說“大滾鍋”泉眼處狀若白牡丹的水花便是張文光的英靈所化。親臨熱海,感受到的不僅是肌膚的潤澤,更能體會騰越人的精神所在。 據專家考證,在騰沖火山群中,歷史最早的是來鳳山,噴發于90萬年以前,騰沖縣城就是建筑在這座火發威之時噴出并冷卻凝固的滾滾熔巖之上的。形貌最美的火山是順江“姐妹湖”,這是一對相鄰的火山口積水而成的“眉眼兒”,酷似孿生“姐妹”,渾圓的湖岸線周圍布滿黑乎乎的火山溶巖及火山錐、火山蛇、火山彈、火山浮石等火山噴發遺物。一泓碧水粼粼閃閃,深不可測,天光云影、綠樹青山,飛鳥繁花倒映其中,如畫似夢,美不勝收。個頭最高年紀最輕的火山是打鷹山,高2614米,380多年前還噴發了一次。1639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游此山并從當地人口中得知:“三十年前,其上皆大木巨竹,蒙蔽無隙,中有龍潭四,深莫能測,足聲至則涌波而起,人莫敢近。后有牧羊者,一雷而震斃羊五六百及牧者數人,連日夜火,大樹深篁,燎無孑遺,而潭亦成陸”。為證虛實,他還悉心做了現場調查,結果發現:“山頂之石,色赭赤而質輕浮,狀如蜂房,為浮沫結成者,雖大至合抱,而兩指可攜,然其質仍堅,真劫灰之余也。”從這翔實的文字中,我們不難想見眼前這座綴滿鮮花麗葉的山體當年曾經噴發時的那種威猛……
|